女网红海边徒手捡致命鸡心螺引热议:美丽外壳下的死亡陷阱
发布时间:2025-07-07 20:05 浏览量:1
2025年7月7日 |
近日,一段海外旅行博主贝基李·罗尔斯(Becky Lee Rolls)在冲绳海滩徒手捡拾“美丽海螺”的视频在社交媒体疯传,累计观看量突破3000万次。然而,令人后怕的是,她当时并未意识到,自己手中把玩的竟是被称为“海洋绝命毒师”的致命鸡心螺(芋螺科)。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热议,网友纷纷表示“细思极恐”,同时也让更多人关注到海洋生物的安全隐患。
视频中,罗尔斯在冲绳海滩的浅滩礁石上发现了一枚花纹艳丽的海螺,兴奋地向镜头展示:“看这个漂亮的贝壳!”随后,她徒手捏住螺壳中部,连续晃动数次以清理沙石,当发现壳口有活物蠕动时,才将其抛回海中。整个过程,她未佩戴任何防护手套,完全暴露在致命危险中。
事后,罗尔斯搜索资料时才发现,自己捡到的竟是“大理石芋螺”,属于芋螺科(俗称鸡心螺),其毒刺可在数分钟内致人麻痹甚至死亡。她在后续视频中心有余悸地表示:“我当时完全不知道它的危险性,如果知道那是鸡心螺,我绝对不敢这么碰!希望我的教训能提醒大家,不是所有美丽的东西都安全。”
鸡心螺因其外壳形似鸡心或芋头而得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我国海南、广东、台湾等沿海地区也有分布。它们的外壳通常色彩斑斓,花纹绚丽,极具迷惑性,常被误认为是普通海螺。然而,这种美丽背后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毒液致命性:鸡心螺的毒液含有数百种神经毒素,其中地纹芋螺的毒性甚至与澳大利亚箱水母相当,一只中等个体的毒液足以杀死20名成年人。攻击方式:鸡心螺前端有一根可伸缩的“毒箭”(齿舌),能在0.1秒内刺入皮肤,注入毒素。被刺后,受害者可能出现剧烈疼痛、肌肉麻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在数小时内因呼吸衰竭死亡28。无特效解药:目前鸡心螺毒素尚无特效解药,仅能依靠抗毒血清缓解症状,且需在中毒早期使用58。历史上,人类因误触鸡心螺而丧命的案例并不少见。1935年,澳大利亚青年查尔斯·休·加布特因捡拾地纹芋螺被刺,3小时内不幸身亡。类似的悲剧至今仍在提醒人们:“美丽往往与危险并存。”
“我上次在海滩也捡过类似贝壳,现在后背发凉!”“专业潜水员都会避免徒手触碰不明螺类,这是基本常识。”“希望海滩能增设警示牌,提醒游客注意危险海洋生物。”日本海洋保护协会已发布公告,呼吁游客在海滩游玩时切勿徒手捡拾活体贝类,尤其要警惕壳体完整、色泽鲜艳的螺类。
罗尔斯的经历不仅是一次“幸运逃脱”,更是一次重要的安全警示。海洋蕴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而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必须建立在知识与谨慎的基础上。正如毒理学家所言:“鸡心螺的美丽是进化赋予的警告色,而非邀请函。”
未来,希望更多的海滩景区能加强安全宣传,增设警示标识,让游客在享受海洋之美的同时,也能远离潜在的危险。
- 上一篇:被这枚“网红”贝壳狠狠上了一课
- 下一篇:Bosquet中学:亲近自然的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