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公认难啃7个专业,挂科率极高,准大一可以提前做这些准备

发布时间:2025-07-23 18:35  浏览量:1

越难学,说明入行门槛越高,业余人士无法替代你,你的专业饭碗就端得稳

恭喜准大一的学弟学妹们!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是不是已经开始畅想轻松的大学生活了?

但得先给你们泼盆冷水:有些专业,堪称 “挂科重灾区”,每年都有大批学生栽在上面,甚至被迫转专业。

今天就来揭秘大学里最难学的 7 个专业,挂科率常年居高不下。

如果你正好被这些专业录取,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别等开学就傻眼!

1. 临床医学:读十年书才刚起步的 “熬人专业”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不是玩笑。临床医学堪称 “大学里最拼体力的专业”,没有之一。

难在哪?

课程多到离谱: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 光是基础课就有 30 多门,每本教材都像砖头一样厚。有学长调侃:“别人期末复习是背一本书,我们是背一座图书馆。”

周期长到崩溃:5 年本科只是起点,想进好医院,必须考研 + 规培 + 专培,前前后后至少 10 年。等你熬出头,同学可能已经升职加薪了。

实操要求高:第一次解剖尸体时,不少人当场吐出来;缝合练习要对着猪皮缝到手指起泡,稍微手抖就可能挂科。

准大一必看准备:

暑假重温高中生物、化学,尤其是人体生理部分,提前熟悉术语。

下载 “3D Body” 这类解剖 APP,先在手机上认清楚骨骼肌肉,开学面对真实标本时能少慌一点。

做好 “长期战斗” 的心理建设:别人周末聚餐,你可能在实验室看切片;别人毕业工作,你可能还在备考执业医师证。

2. 计算机类:卷到凌晨三点的 “脱发专业”

“代码敲到秃,offer 未必有”,这是计算机专业的真实写照。

难在哪?

课程密度离谱:大一学 C 语言,大二学数据结构,大三学算法和操作系统,每门课都得 “死磕”。有同学说:“一节课没听懂,后面就像听天书。”

实践要求高:光会理论没用,还得能独立写代码。很多人熬夜赶项目,debug 到凌晨,结果运行时还是报错,直接心态崩了。

内卷到窒息:想进大厂?不仅要成绩好,还得刷几百道算法题,攒 3 份以上实习经历。别人放假旅游,你可能在 LeetCode 上刷题。

准大一必看准备:

暑假花 1 个月学 Python(推荐 “菜鸟教程”),掌握基础语法,能写简单的小程序就行。

关注 “代码随想录”“labuladong” 等公众号,看看算法题的解题思路,培养编程思维。

准备一个笔记本电脑(配置别太低),开学就可以跟着网课练手,别等老师催。

3. 金融学:数学不好别碰的 “烧脑专业”

“以为是学理财,结果是学高数”,这是很多金融新生的崩溃瞬间。

难在哪?

数学含量爆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只是基础,后面还要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工程,全是复杂模型和公式推导。数学不好的学生,第一学期就可能挂科。

实操门槛高:想进投行、券商?不仅要考 CFA、CPA(通过率不到 20%),还得懂 Excel 高阶函数、Python 数据分析,甚至能看懂英文财报。

信息差致命:金融市场瞬息万变,每天都得关注政策、汇率、股市,稍微跟不上节奏,课堂讨论都插不上话。

准大一必看准备:

暑假复习高中数学的函数和概率统计,别把知识全还给老师。

读《小狗钱钱》《穷查理宝典》这类书,培养金融思维,别上来就啃大部头教材。

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公式堆成山的 “万能工科”

“电气电气,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是工科圈的名言。

难在哪?

理论 + 实践双重折磨:既要背电路原理、电磁学的公式,又要会接电路图、用万用表。很多人理论考得不错,一到实验室连电线都接不对,直接挂实验课。

课程范围太广:从发电、输电到配电,从强电到弱电,什么都要学。有学生说:“感觉自己像个全能选手,结果什么都学不精。”

考证难上天:想进电网?得考电工证;想做设计?得考注册电气工程师。这些证书的通过率比考研还低。

准大一必看准备:

暑假翻出高中物理的电学部分,把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再复习一遍,别开学连基尔霍夫定律都听不懂。

买一套简单的电路实验套件(网上几十块),试着接个串联电路、测个电阻,培养动手能力。

了解行业动态,知道以后大概能做什么。

5. 土木工程:又累又难的 “搬砖专业”

“以为是搞设计,结果是去搬砖”,土木工程的难,不止在学习上。

难在哪?

力学是噩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每门都要算到头疼。有同学说:“一道题算了两页纸,结果答案还是错的。”

实践太辛苦:暑假可能要去工地实习,顶着大太阳测标高、看图纸,一天下来浑身是灰。女生报这个专业,可能要做好 “当女汉子” 的准备。

就业环境糙:毕业后可能去施工单位,住板房、跑现场是常态,想坐办公室?至少得读到研究生。

准大一必看准备:

暑假把高中物理的力学部分再巩固一下,尤其是受力分析,这是大学力学的基础。

下载 “CAD 看图王”,简单学学怎么看建筑图纸,开学画施工图时能快一步。

准备一双舒服的运动鞋和防晒霜,实习时用得上(别问学长怎么知道的)。

6. 电子信息工程:“软硬兼修” 的全能难题

“电子信息 = 电气 + 计算机 + 通信,学三样的苦,拿一份的钱”。

难在哪?

课程太杂:既要学电路、模电、数电(偏硬件),又要学单片机、编程语言(偏软件),还得懂信号系统、通信原理。很多人学了四年,还是不知道自己擅长啥。

实验折磨人:焊电路板焊到手指起泡,调试芯片调半天没反应,最后发现是线接反了。有同学说:“实验报告写得比论文还长,结果老师一句‘数据不对’就重写。”

更新太快:电子技术迭代快,课本里的知识可能刚学就过时了,还得自己课外学 FPGA、嵌入式开发,不然毕业找不到好工作。

准大一必看准备:

暑假买个 Arduino 入门套件(几百块),跟着教程做个小台灯、报警器,感受一下硬件编程的乐趣。

看看《电子学:电路与元件》这类科普书,别上来就啃专业教材,容易劝退。

了解最新的技术趋势,知道行业在玩什么。

7. 法学:背到脱发的 “烧脑专业”

“法条背到吐,案例看到哭”,法学专业的难,在于 “记不住 + 用不对”。

难在哪?

背诵量巨大:民法典有 1260 条,刑法有 452 条,还有行政法、诉讼法…… 光是法条就够背到崩溃,还得记住无数司法解释和案例。

逻辑要求高:不是背会就能过,还得会 “法律推理”。一道案例分析题,可能涉及好几个部门法,稍微分析错一步,结论就全错。

法考是道坎:想当律师、法官?必须过法考,而法考的通过率常年在 15% 左右,比考研还难。很多人毕业即失业,就是因为没过法考。

准大一必看准备:

暑假看看《罗翔讲刑法》《民法典公开课》这类视频,别直接啃法条,先培养兴趣。

试着分析简单案例:比如 “朋友借钱不还怎么办”,用朴素的正义感想想怎么解决,再对照法条看看差别,培养法律思维。

准备一个活页笔记本,专门记法条和案例,方便后续补充和复习(法学笔记越厚越值钱)。

最后想说:难学≠不能学

这些专业虽然难,但就业前景普遍不错:医生、程序员、工程师、律师……都是社会急需的人才。

难学,恰恰说明门槛高,别人轻易替代不了。

准大一的学弟学妹们,提前准备不是为了吓退你们,而是让你们赢在起跑线。

记住:大学的 “难”,不是为了淘汰你,而是为了筛选出真正能扛事的人。

如果你的专业正好在上面,别慌 —— 暑假做好准备,开学认真听课,遇到不懂的及时问老师,你未必会是挂科的那个。

毕竟,能考上这些专业的你,本身就很优秀呀!

你觉得还有哪个专业特别难学?评论区聊聊,给准大一新生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