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辞职不可避免,党内反对浪潮加剧,民众高呼“坚持下去”
发布时间:2025-07-27 00:36 浏览量:1
文/关珺冉 编辑/漆菲
当地时间7月25日晚,东京永田町,日本民众上演了罕见一幕:他们高举“石破,不要辞职”的标语牌,朝着首相官邸高呼“石破,坚持下去”。
7月25日晚,在东京永田町首相官邸前,日本民众举行集会要求石破茂继续留任首相。
社交平台X上,附带“石破不要辞职”标签的帖文广泛传播。文中将此次集会的目的描述为“并非抗议或赞美,而是一种鼓励”。帖文写道:“虽然我不支持他的政治理念,但他是自民党内少有的善于沟通的政治家”“能在国会与在野党进行真正对话”。
与此同时,一场“倒石破风暴”正在自民党内部酝酿。原茂木派、安倍派以及麻生派的中层和年轻议员们正在收集签名,主张召开参众两院全体会议,追究自民党内决策层的责任。
7月25日,由年轻成员组成的自民党青年局向干事长森山裕递交了一份文件,要求石破等该党高层对参院选举惨败进行总结后承担责任。实质是要求其辞职。
截至当天,青年局已收集到召开会议所需的三分之一议员的签名。
围绕石破去留与否,日本各界高度关注。回首2007年,石破曾敦促时任首相安倍晋三辞职。当年7月,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的议席从64席骤减至37席,失去了第一大党地位,安倍随后宣布“因个人健康原因”辞职。18年后,同样处境之下,石破却选择继续留任。
7月24日下午,首相石破茂在官邸出席与都道府県议会议长的恳谈会。
早年在卸任某要职时,石破曾对首相去留问题发表过评论。他说:“首相总是孤独的。在决定自己去留时,无论外界说什么,首相必须自己做决定。他是否辞职取决于首相是否丧失斗志。当首相丧失斗志时,他就会辞职。”
如此看来,石破似乎尚未丧失斗志。但随着自民党内“倒石破”浪潮加剧,日媒认为,辞职已是不可避免的局面,重点在于理由和时机。
《读卖新闻》也刊发了“号外”,宣布“石破茂首相已决定辞职”。
“我刚刚签署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贸易协议,也许是与日本之间达成的历史上最大的协议。”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7月22日在旗下社交平台上宣布了这一消息。
根据协议,美国将对日本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15%的“对等关税”。对日本而言,更重要的是,这15%的税率也将适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使其在汽车出口方面相较于其他主要汽车出口国更具优势。自今年4月2日开始,美国对所有进口的汽车加征25%的关税,只有涉及美墨加协定的部分除外。特朗普表示,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并称美国“将获得90%的利润”。
这是双方过去三个多月来通过八轮谈判达成的成果。一名日方人员透露,正如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所述,日本对此表示欢迎。“这是(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顽强谈判的结果。”
2025年4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办公室会见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及其代表团。
此前,双方均形容谈判十分“紧张”。今年6月,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被记者问及谈判进展时说:“他们很难对付,日本人不好谈。”
日本一开始就被美国视为关税谈判的优先对象,初期谈判气氛积极。不久后,双方的立场差异迅速显现。日本起初态度强硬,要求美方取消所有新加征的关税,包括钢铁、铝和汽车的关税,而特朗普政府面对日本提出增加投资和其他领域让步的提议,亦不愿接受。
之后数周,谈判又因汽车和大米问题陷入僵局。其间日方谈判人员无比沮丧,数次传出消极立场。
特朗普特别点名说,大米是两国之间的一个争议焦点:“他们拒绝购买我们的大米,可他们又有严重的大米短缺。”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202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日本对大米的进口与分销体系高度管制且缺乏透明性。这限制了美国出口商有效进入日本消费市场的能力。”
作为日本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则是谈判的最大焦点与难点。特朗普曾说,日本并不进口美国汽车,“我们10年内一辆车都没卖给他们。”根据日本汽车进口商协会的数据,日本2024年进口了16707辆美国产汽车。
协议之“门”,在8月1日特朗普设定的最后期限临近时被打开。由于担心参议院选举前达成协议可能引发民众反弹并疏远核心选民,自民党高层此前对签署协议持谨慎态度。 因此,参议院选举后至美方最后期限之间的11天,成为最后的窗口期。
参议院选举后至美方最后期限之间的11天,成为达成协议的一扇狭小的窗口期。
谈判达成后,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在X上发布了一张自己在白宫指着日美首脑先前会面的照片,配文称“任务完成”。他在华盛顿告诉媒体,日本是“全球第一个能在不设数量限制的情况下降低汽车及零部件关税的国家”。
在东京,刚刚经历参议院败选的石破盛赞道,该协议实现了“与美国存在贸易顺差的国家中最低的关税税率”,并表示政府将“仔细”审查协议的细节。
“在守护应守之物的基础上,力求达成符合日美双方国家利益的协议。最终与特朗普总统之间实现了这样的协议。”石破说,“通过日美两国合作,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生产优质产品,并在世界上发挥各种作用。”
美方7月23日公布了日美关税谈判的协议概要。但据《日本经济新闻》分析,关于适用日期和对美投资框架,美方与日本的说明存在很多出入或不明确之处。
例如,美方的概要未写明15%关税的适用日期,赤泽亮正则称“估计于8月1日生效”。美方在概要中提出“(日本)每年追加购买数十亿美元美国防卫装备”。赤泽亮正却称,“协议中不包括防卫费相关内容”。
关于日本扩大美国大米进口,美方的概要提到“将立即增加75%”。而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则称,扩大购买美国大米“将由日方判断”,但同时表示“不是一个固定框架”。日本计划在零关税的最低市场准入大米框架内增加从美国的采购。小泉进次郎却说,“从总量上看,大米的进口不会扩大”。
但无论如何,同日本达成的协议都将成为韩国、欧盟等的参考目标,同时为美方谈判代表提供了新方向,进而鼓励其他贸易伙伴做出类似的投资承诺。特朗普甚至公开宣称,“像日本一样出钱就能降低关税”。
根据该协议,美国将对日本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15%的“对等”关税。
7月20日参议院选举当晚,出口民调显示执政联盟败选后,石破表达了“继续留任”的意愿。他在接受各大电视台采访时暗示道:“我必须担负起对国家和自民党的责任”,“(与美国的)关税谈判的最后期限是8月1日。我要全身心应对它。”石破的一位亲信表示:“无论选举结果如何,首相从未有过辞职的打算。”
时事通信解说委员村田纯一对此评论道,在众参两院选举中均宣告失败的执政党党首表示将继续执政而不是承担责任,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第27届参议院选举中,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遭遇溃败,丧失参议院过半数议席。
随着日美协议的达成,主流日媒接连曝出“石破将在8月底前做出辞职决定”的消息,来源是多位自民党高层干部。
7月23日,石破茂与自民党最高顾问麻生太郎、党副总裁菅义伟、前首相岸田文雄举行会谈。会议持续了约1小时20分钟,据多位政府和自民党人士透露,“会谈讨论了如何在参议院选举败选后重建自民党的事宜”。
在外界看来,此次会谈是为了讨论石破的去留。不过,石破会后在首相官邸接受采访时,首先辟谣称“没有谈及自身去留问题”,还说日媒关于自己决定辞职的报道“没有事实依据”,重申有意继续任职。
石破就会谈内容介绍称:“我们都有很强的危机感。绝不能让党分裂。”据称,前首相们的意见包括:必须尽快对参院选举进行总结;应该认真倾听党员党友、地方组织、友好团体等的意见。
石破还表达了近期与特朗普举行会谈的意愿:“会根据需要进行电话或面对面会谈”。他说:“切实落实协议内容非常重要。将尽全力好好守护国民生活。”
不过,这种表态无法压制自民党内不断高涨的“倒石破”浪潮。
日媒早前披露,麻生太郎曾向身边的人表示“绝不会允许石破继续执政”。外务省政务次官松本尚和前经济产业大臣萩生田光一则公开呼吁石破“下台”。
7月23日,自民党青年局与地方团体青年局干部进行了线上会议,与会者呼吁让石破立刻辞职,直言“石破应认真承担后果”。栃木、茨城、爱媛等县的党支部亦呼吁石破尽快下台。他们甚至发起签名活动,要求提前举行自民党总裁选举。
7月23日,自民党青年局与地方团体青年局干部进行了线上会议。
这种气氛下,石破能够坚持,离不开亲信阁僚的支持。7月19日,外务大臣岩屋毅、防卫大臣中谷元、总务大臣村上诚一郎以及内阁官房副长官青木一彦等人齐聚东京一家酒店,商讨选举后的应对措施。自民党前副总裁山崎拓亦受邀参与线上讨论。这些人表态说,“无论参议院选举结果如何,我们都会继续支持石破首相。”
有分析称,石破及周围人认为,现在的自民党很难通过总裁辞职来改变政局,也没有任何有影响力的人能自告奋勇接替石破的总裁之位。“自民党人才短缺、正在下沉。因此,石破的支持者对石破政权能够继续执政持乐观态度。”
在7月21日的记者会上,石破除了对选举结果表示“歉意”外,还提到了“比较第一大党”这个词。石破宣称将继续执政,因为其赢得了使其成为“比较第一大党”的席位,必须履行职责,不能造成政治真空。日媒揣测称,“尽管选举前执政联盟宣称50席是必须实现的目标,但不一定将其定位为胜败的分界线。”
为了安抚党内的反对声,自民党计划在7月28日召开由参众两院无表决权议员组成的“恳谈会”,为不满石破的议员提供一个“发泄平台”。
随着“倒石破”浪潮加剧,曾在2024年9月参加过自民党总裁选举的候选人们开始蠢蠢欲动,例如前总务大臣高市早苗、前经济安保大臣小林鹰之、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官房长官林芳正等人。前首相岸田文雄也没闲着,似乎有复出的打算。
7月21日至22日,日本新闻社和《读卖新闻》关于“谁最适合担任下一任首相”进行了舆论调查。调查显示,排名前四位的依次是高市早苗(26%)、小泉进次郎(22%)、石破茂(8%)及前外务大臣河野太郎(7%)。
7月22日晚,东京赤坂的议员宿舍内熙熙攘攘,自民党的议员们开始举行各种聚会,为总裁选举做准备。
一位去年支持小泉进次郎的议员说道:“我们一致认为小泉是能赢得总裁选举的人选。如果石破决定下台,小泉将会参选。自从担任农林大臣后,他通过释放库存大幅降低了米价,做得非常出色。不仅我们,支持小林鹰之和前干事长茂木敏充的人也在开会。总裁选举的气氛已经到位了。”
近期,小泉进次郎凭借每天在电视上喊出“5公斤2000日元”的口号,走访囤积的大米商店,一度提升了石破政权的支持率。但有自民党资深干部认为,现年44岁的小泉进次郎还是“太年轻了”,“无法同时胜任总裁和首相”。
5月23日,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视察东京都江东区一家超市的大米专区。
7月23日一早,高市早苗与去年支持自己的议员们进行会面。随后,她前往麻生太郎的办公室,进行了约15分钟会谈。包括安倍派在内的自民党主要派阀都因“黑金丑闻”而解散,麻生派是唯一没有解散的派阀。麻生太郎因而被视为妥妥的“造王者”。
早在参议院选举期间,高市早苗就展现出对竞选党总裁的热情。7月18日,她在家乡奈良县发表演讲时称:“我已经下定决心,要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打造自民党的骨干力量,并为此奋斗。”党内一些人批评说,“这不是选举期间应该说的话”。
7月18日,高市早苗在家乡奈良县发表演讲时称:“我已经下定决心,要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打造自民党的骨干力量,并为此奋斗。”
一位支持高市早苗的自民党议员表示:“支持高市早苗的议员们正齐聚一堂,讨论如何应对未来的竞选。前首相安倍晋三一直支持高市,她一定能赢得大选。”
三菱日联的分析师Lee Hardman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如果高市早苗上台,在意识形态上估计与安倍高度一致,支持安倍经济学下维持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他说,这将助长人们的猜测,即日本央行可能面临更大的政府压力,要求其推迟加息,从而削弱日元。
7月23日,小林鹰之与支持自己的议员们举行了会面。出席的议员们对此解释说,他们“只是总结参议院选举的情况”。
51岁的小林鹰之出身财务省,虽然议员经历没那么丰富,但担任过经济安保大臣。他以保守派自居,虽是前二阶派议员,但他与安倍派关系紧密,在2021年的总裁选举中曾是高市早苗的推荐人。
7月23日,小林鹰之与支持自己的议员举行了会面。
虽然自民党内部对高市早苗和小林鹰之都寄予厚望,但也担心他们会争夺党内保守派议员的选票,最终双双落败。一位自民党中层议员表示:“我们不能容忍保守派分裂,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应对。”
去年夏天因“黑金丑闻”而被迫辞职的岸田文雄,在表示支持石破政权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团体活动,为重新出山运筹帷幄。
卸任首相后不久,岸田文雄发起“资产运用立国议员联盟”,吸引了木原诚二、茂木敏充等亲信的加入。他还担任“亚洲脱碳议员联盟”最高顾问。原政务调查会长萩生田光一、小泉进次郎等人也是该联盟的成员。岸田多次与前岸田派议员聚餐、维系关系,并积极寻求与党内其他势力合作。
有分析认为,岸田的辞职并非因政策错误所致,因此,他仍对自己的经济和外交政策充满信心。“虽说他愿意接受挑战,但恐怕难在党内得到多数支持。”
官房长官林芳正也行动起来,于7月21日与前岸田派议员会面。尽管日美关税谈判告一段落,但不少人在未来对美关系问题上支持林芳正。
“如果石破辞职,是林芳正接任的绝佳机会。他在官房长官和外务大臣的职位上都游刃有余。”一位前岸田派议员表示,“小泉进次郎和高市早苗的英语都很流利,但依然比不上林芳正。他能直接与特朗普沟通,无需翻译。如果我们与在野党组建联合政府,林芳正更容易融入其中。”
7月21日,前岸田派核心人物、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召集亲信举行会谈。
“自民党为何在这次参议院选举中落败?主因是包括年轻人在内的保守派阵营产生了分裂,过去支持安倍的人,现在转向了参政党和国民民主党。”日本政治评论家青山和弘分析称,如果想要重新夺回这些保守派阵营的总裁,高市早苗和小林鹰之会是不错的选择。
但他指出,为了让政局稳定下来,下任自民党总裁必须寻求与在野党的合作。“而这些人(高市早苗和小林鹰之)与在野党合作缺乏亲和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石破内阁担任官房长官、了解目前局势走向的林芳正,或是担任过首相的岸田更加合适。”(实习生王莆率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