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界万花筒.第23期:强生爽身粉——致癌疑云与世纪诉讼(中)

发布时间:2025-07-18 18:00  浏览量:1

(续上期)

三、法庭鏖战:数十亿赔偿与翻案迷局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因使用强生爽身粉罹患癌症并站出来维权,一场规模浩大、旷日持久的法律大战在强生公司与受害者之间爆发。这场法律较量,涉及到无数复杂的法律程序、巨额的赔偿金额以及双方激烈的对抗,成为了美国乃至全球法律界关注的焦点事件。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强生公司就开始陆续收到因爽身粉致癌问题引发的诉讼。起初,这些诉讼案件数量相对较少,并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受害者及其家属加入到诉讼行列,案件数量呈井喷式增长。

在这些诉讼案件中,受害者们的诉求基本一致:他们认为强生公司明知其爽身粉产品可能存在致癌风险,却未向消费者进行充分的警示和告知,导致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使用该产品,最终患上了癌症,身心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因此,他们要求强生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他们的损失进行赔偿,包括医疗费用、精神损害赔偿等。

强生公司在面对这些诉讼时,采取了坚决否认责任的态度。他们组建了强大的律师团队,运用各种法律策略为公司进行辩护。强生公司的律师们坚称,公司的爽身粉产品是安全的,不存在致癌风险,这些诉讼是基于“垃圾科学”和原告律师的片面解读。他们在法庭上对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行逐一反驳,试图削弱证据的可信度。

在漫长的诉讼过程中,双方在法庭上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每一个案件的审理都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证据的收集和呈现,到证人的出庭作证,再到双方律师的辩论,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紧张和对抗。原告律师们努力寻找各种证据,试图证明强生公司的产品存在缺陷以及公司的故意隐瞒行为。他们不仅收集了受害者的医疗记录、诊断报告等直接证据,还深入挖掘强生公司的内部文件、研究报告以及与供应商的往来信件等,试图从中找出公司明知产品风险却不作为的证据。

而强生公司的律师团队则针锋相对,对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行严格审查和质疑。他们对一些科学研究结果提出异议,认为这些研究存在方法上的缺陷或者样本选择的偏差,不能作为认定强生产品致癌的依据。对于公司内部文件中涉及到的对滑石粉安全性的讨论,他们则解释为公司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和正常的科学探讨,并非是对产品存在风险的认知。​

在众多诉讼案件中,有几起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2016年,一位名叫杰奎琳・福克斯(Jacqueline Fox)的女性因长期使用强生爽身粉患卵巢癌去世,其家属将强生公司告上法庭。经过审理,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法院于2016年2月作出判决,强生公司需向福克斯女士的家属赔偿7200万美元。然而,强生公司随后提起上诉,最终这一判决因司法管辖权异议被推翻(福克斯女士是阿拉巴马州人,不应在密苏里州审理)。

2017年8月21日,洛杉矶高等法院的陪审团会议室里,12名陪审员用了整整47小时才达成共识。当首席陪审员宣读“强生公司赔偿伊娃・埃切维里亚4.17亿美元”的判决时,伊娃的女儿当场瘫倒在地——这个数字中,3.47亿是惩罚性赔偿,创下当时滑石粉诉讼的纪录。

判决的核心依据,是律师马克・罗宾逊团队提交的两份关键证据。一份是1972年强生高管的手写备忘录:“佛罗里达工厂的滑石粉样本中,透闪石纤维(石棉的一种)检出率达17%,建议对外宣称'零检出',内部启动紧急筛选”;另一份是1985年质量控制经理的邮件:“上周收到5批原料,其中3批的纤维计数超标,但已批准用于生产,因为更换供应商会导致缺货”。“这不是疏忽,而是蓄意的风险转嫁。”罗宾逊在最终陈述(closing argument)中举起那罐1978年的爽身粉,“当公司明知粉末中藏着致癌物,却仍在广告中说'温和如母爱'时,就已经背叛了消费者的信任。”

强生的辩护团队则发起猛烈反击。他们请来哈佛大学的流行病学专家,用统计学模型论证:“即使假设滑石粉与卵巢癌有关联,相对风险也仅为1.2(即增加20%风险),远低于吸烟与肺癌的20倍风险比。”更关键的是,他们质疑原告的因果关系证明:“没有任何科学实验能直接证明,滑石粉中的纤维(特指石棉纤维)确实能从阴道迁移到卵巢。”

2018年,密苏里州的另一起案件再次将强生公司推向风口浪尖。在这起案件中,22名患卵巢癌的女性联合起诉强生公司。

这场攻防战在2018年密苏里州的法庭上升级。当22名女性联合起诉强生时,律师马克・罗宾逊展示了一段3D动画:通过模拟人体解剖结构,显示滑石粉颗粒如何通过阴道、子宫颈进入盆腔,最终附着在卵巢表面。“就像花粉通过风传播到花蕊,这些微米级的颗粒能随着体液流动到达身体深处。”动画的最后,是一位原告的卵巢组织切片——在荧光染色下,蓝色的石棉纤维清晰地缠绕在癌细胞周围。值得注意的是,这22名来自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原告中,有19名是非裔美国女性。文化传统中,滑石粉在非裔和拉美裔社区被广泛用于个人护理。市场研究显示,强生数十年来针对这些社区进行精准营销。

2018年7月,密苏里州陪审团判决强生赔偿这22名女性46.9亿美元。法官在判决书中写道:“证据显示,强生几十年来系统性地歪曲了产品安全性,这种行为的恶劣程度需要用惩罚性赔偿来震慑。”强生公司自然不服这一判决,立即提起上诉。经过多年的上诉审理,2020年,密苏里州最高法院驳回了强生公司的上诉,维持了对这22名女性进行赔偿的判决,但将赔偿额由原判46.9亿美元降至21.2亿美元,理由是“惩罚性赔偿与实际损失不成比例”。“强生知道,他们一直都知道,”原告律师马克・拉尼尔在结案陈词中声音哽咽,“他们选择了利润而非生命。”

除了上述案件,还有许多类似的诉讼在不同地区的法院进行着。这些案件的判决结果各不相同,有的案件强生公司胜诉,有的则是受害者一方获得赔偿。

强生的法律策略堪称教科书级的“拖延术”。他们组建了由26家律所组成的“滑石粉特遣队”,采用“三振策略”:对每起判决提起上诉;要求将案件转移到对企业更友好的司法辖区(如得克萨斯州、新泽西州);质疑原告专家证人的资质。截至2025年,强生在95%的案件中胜诉,但败诉案件的赔偿总额仍超过120亿美元。追溯过往,2009年,南达科他州的黛博拉・吉安内西成为第一位将强生告上法庭的卵巢癌患者。尽管陪审团认定强生负有责任,却因程序问题未能判赔。这场失败拉开了法律战争的序幕。

最具戏剧性的反转发生在2017年10月。洛杉矶县复审法院以“证据链存在瑕疵”为由,推翻了伊娃的4.17亿赔偿判决。法官在裁定书中指出:“原告未能证明其卵巢癌确实由强生爽身粉导致,而非其他风险因素(如遗传、环境)。”听到消息时,伊娃正在接受第17次化疗,她拔掉输液管嘶吼:“他们偷走的不是钱,是我活下去的理由!”伊娃在判决被推翻前一个月含恨离世,至死未收到强生一分钱。

2025年5月,俄勒冈州的法庭再次点燃希望。李庆(Kyung Lee)的间皮瘤案件中,陪审团不仅认可了石棉检测报告,还采信了最新的“表观遗传学证据”——研究显示,李庆体内的p53基因(一种抑癌基因)因石棉暴露出现异常甲基化,这与间皮瘤患者的典型基因特征高度吻合。最终,2.6亿美元的赔偿判决创下该州个人伤害案的纪录。“这不是钱的问题,”李庆通过翻译说,“我想让那个印着婴儿笑脸的罐子,再也不能伤害其他孩子。”

这场法律大战仍在持续进行中,每一个新的案件审理和判决结果,都牵动着受害者、强生公司以及社会各界的心。法律的天平最终将如何倾斜,能否真正为受害者们讨回公道,同时也给予企业应有的警示,人们都在拭目以待。​

四、破产法迷局:百亿赔偿的资本腾挪

面对超过6万起诉讼的洪流和巨额的潜在赔偿,强生公司在应对这场危机时,采取了一项备受争议的策略——利用破产程序来试图解决爽身粉致癌诉讼问题。这一策略不仅在法律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也对受害者、投资者以及相关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1年10月15日,强生宣布了一项震惊法律界的操作:将所有滑石粉相关的索赔责任剥离给新成立的子公司LTL Management,随后立即申请该子公司破产。

这一做法被外界称为“得州两步法”(Texas Two-Step bankruptcy maneuver),其本质是通过将可能承担巨额赔偿责任的业务从母公司分离出来,让新成立的实体来承担法律责任,从而在让母公司规避赔偿风险——依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子公司破产后,所有未决诉讼自动冻结,原告只能在破产程序中集体索赔。

在申请破产保护之前,LTL Management已经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破产法庭记录显示,该公司当时面临着35亿美元的判决和和解费用,其中包括因22名女性患卵巢癌胜诉而被判的逾20亿美元赔偿。强生公司希望通过子公司的破产程序,能够暂停未决诉讼,并对所有与滑石粉相关的索赔进行统一处理,以减少公司的整体损失。​

然而,强生公司的这一破产策略遭到了众多批评人士的强烈谴责。他们认为,这是强生公司对法律体系的不合理滥用,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受害者及其律师团队更是愤怒不已,他们指出,强生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大型企业,拥有雄厚的财力和资源,却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来逃避对受害者的赔偿责任,这是极不道德的。他们担心,一旦子公司破产,受害者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多年来为维权所付出的努力将付诸东流。​“这是对司法制度的嘲弄。”哈佛法学院教授伊丽莎白・伯奇(Elizabeth Burch)在《耶鲁法律期刊》上撰文批评,“一家年利润200亿美元的企业,用一个空壳公司隔离410亿美元的潜在责任,相当于用一张纸挡住海啸。”

强生的首次和解方案堪称傲慢:20亿美元解决所有索赔,平均每位癌症患者获赔3.3万美元,且需放弃上诉权。一位名叫盖尔・英格姆(Gail Ingham)在债权人会议上愤怒地说:“这甚至不够支付我的化疗费用。”我切除了子宫、卵巢和大网膜,治疗已花费147万美元,但癌细胞仍在扩散。强生本可以警告我们,但他们选择了沉默。“破产法官克里斯托弗・洛佩兹在2022年驳回了该方案,理由是“强生未证明LTL Management确实陷入财务困境”。

2023年4月,强生将筹码提高到89亿美元,支付周期拉长至25年。这个数字看似庞大,实则暗藏玄机:其中40亿用于支付现有索赔,剩余49亿预留应对未来75年可能出现的新病例。更苛刻的是,方案要求95%的原告同意才能生效——这意味着只要5%的人反对,整个方案就会作废。该方案被受害者集体拒绝,2024年5月,新方案降至64.8亿美元。

“这是一场数字游戏。”原告律师协会主席苏珊・马克斯分析,“按现有医学数据,未来75年可能新增10-15万例相关癌症患者,89亿平摊下来,每人仅能获得5-9万美元。而强生2023年的净利润是213亿美元,这个方案连其半年利润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2025年3月,强生抛出100亿美元的“最终方案”,试图打破僵局。但洛佩兹法官在78页的判决书中再次驳回:“不能允许非破产实体利用破产程序逃避法律责任。”破产法官迈克尔・卡普兰在裁决书中写道:“LTL并非真正财务困境……此破产申请是对制度的滥用。”他特别指出,强生2024年为滑石粉诉讼计提的110亿美元准备金,足以证明其有能力支付赔偿,“破产不是规避责任的工具”。

这场破产博弈的背后,是受害者的绝望等待。68岁的玛莎・琼斯在2019年确诊卵巢癌,2021年加入诉讼,却因LTL的破产程序被迫暂停索赔。“我的癌细胞不会等破产法院的判决。”她在给法官的信中写道,“我需要的是现在就有的治疗费用,而不是25年后的一张支票。”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已有1243名原告在诉讼暂停期间去世,她们的索赔要么由家属继承,要么随着死亡证明一起归档。

法律界的反击正在酝酿。2025年7月,美国国会开始审议《阻止企业滥用破产法法案》,旨在封杀“得州两步法”——法案要求母公司对剥离的责任承担连带责任,且破产申请必须证明“实体确实无清偿能力”。“强生案暴露了破产法的漏洞。”法案发起人、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说,“企业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像甩掉烫手山芋一样甩掉责任。”

强生公司的破产策略不仅在法律和社会层面引发了争议,也对相关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化妆品和消费品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自身产品的安全性和风险管理策略,担心类似的危机也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同时,这一事件也促使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化妆品行业的监管力度,对产品成分的安全性和企业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场破产策略的博弈中,受害者们的命运仍然悬而未决。他们渴望能够获得公正的赔偿和应有的道歉,而强生公司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平衡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成为了摆在强生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癌界万花筒.第22期:强生爽身粉——致癌疑云与世纪诉讼(上)

癌界万花筒.第12期:癌症的系统性反思:从对抗到重建的生命哲学

癌界万花筒.第13期:抗癌大战——医疗技术和新药,谁是王者?​

癌界万花筒.第10期:纳米“炸弹”JNJ-1900引爆抗癌新希望

癌界万花筒.第7期:一个“瘤”字的前世今生(趣谈版)

“地球异客”迷踪(长篇连载总第七十二期)——野人篇(第7期)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传奇一生(连载第1-20期全文导读)

“mRNA疫苗之母” 和 “mRNA疫苗之父”的诺奖之路(连载第1-10期全文导读)





人类史上最为惨烈的传染病(第一集)——鼠疫篇(连载第1-13期全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