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博会国际展团,看环保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25-05-19 21:50 浏览量:5
作品来源: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
国际展团一直是中国环博会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中国环博会秉承母展——全球环保品牌展德国IFAT展的旗舰品质,拥有优质的国际资源,每年都能吸引来自全球众多国家及地区的环保企业前来参展,展示国际前沿创新技术,也为中国环保企业打开了全球合作之路。
2025中国环博会,同样吸引了来自10个国家及地区的展团参与,挪威展团便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挪威展团由挪威创新署组织主办,得到了挪威驻沪总领事馆的支持。挪威创新署总部位于奥斯陆,是挪威政府在海外的官方贸易代表,也是挪威驻全球各国的大使馆和领事馆的商务处,能够为挪威企业提供广泛的商业支持和金融手段,并提供咨询推广服务。
去年,挪威创新署第一次来环博会参展,效果非常好,所以今年决定再次参展。这次他们带来了5家企业,分别是康碧环境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康碧”)、傲蔻机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傲蔻”)、Johnsen Chemicals AS、道士康(挪威)有限公司和挪威爱卫水公司。
4月22日,“环保圈”专访了其中两家企业的负责人——康碧中国区技术总监廖足良博士与傲蔻亚洲区销售副总裁Joanne Lee,请他们为观众详细解读了各自公司的特点和优势。
▼ 康碧中国区技术总监廖足良博士(右一)与傲蔻亚洲区销售副总裁Joanne Lee(右二)接受“环保圈”专访
1
高级厌氧消化
污水厂碳中和“必选项”
康碧是一家世界领先的高级厌氧消化供应商,以可持续的技术解决方案,将污水厂的污泥和餐厨垃圾转化为宝贵的能源和资源。
公司成立于1989年,并于2021年在泛欧交易所成功上市,目前已为28个国家多个城市约1.2亿人提供服务,成功案例涵盖中国北京、重庆和香港,以及华盛顿特区、旧金山、新加坡、伦敦、曼彻斯特、奥斯陆等国际大城市。
康碧中国区技术总监廖足良博士介绍说,康碧的核心产品是其专利的热水解(THP)工艺,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和其他有机废弃物的处理过程。热水解是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厂污泥和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预处理工艺技术,它利用加压蒸汽来处理污泥和其他有机废弃物,使其在消化过程中更容易分解,同时完全杀灭病原菌。
据了解,热水解工艺具有多重的节约成本和环境效益;与厌氧消化相结合,可以增加沼气产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产生易于处理、营养丰富的优质生物固体,适合于各种处置出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处理了污染物,也就是污泥和餐厨垃圾,同时又能生产再生能源,从而实现低碳循环的目标。”廖足良说。
康碧的这项技术,在碳中和时代尤为适用。随着欧盟对未来实现生物甲烷35亿立方米目标的雄伟目标,从污水污泥、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中获取沼气变得至关重要,康碧高级厌氧消化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2025中国环博会上的挪威展团
具体到中国市场,早在2015年,康碧就与北京排水集团合作,对北京高碑店再生水厂、小红门再生水厂、清河第二再生水厂、槐房再生水厂和高安屯再生水厂等5家再生水厂进行了建设及升级改造工程,形成5个污泥高级厌氧消化处理中心,处理北京中心城区14家再生水厂的污泥,以及部分城区的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累计达到6000余吨。
“我们在北京的第一个项目已经运行9年了,积累了稳定运行、高效运行的很多参数,业主对项目效果也非常满意,这些经验都可以推广到其他大城市去。”廖足良说。
2021年6月,北京排水集团发布《北京排水集团碳中和规划》(2021年-2050年)和《北京排水集团碳中和实施方案》,制定了他们的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这在全国污水处理行业尚属首例。
在廖足良看来,北排之所以敢于第一个喊出碳中和的目标,高级厌氧消化工艺作为重要抓手之一为其提供了强力支持。如果没有高级厌氧消化工艺,污水处理行业要想实现碳中和是非常困难的。
▼ 康碧北排项目现场。受访者供图
除了北排,像新加坡公共事业局、英国伦敦泰晤士水务等,目前也都采用了高级厌氧消化工艺,以支撑其碳中和目标。从全球视野来看,高级厌氧消化是国际公认的低碳抓手。
目前,中国常见的污泥处理工艺还是以焚烧为主,但在廖足良看来,这项技术只是阶段性单项技术,并不完全符合未来低碳化的总体趋势。如果未来污水厂想要继续提质增效,实现低碳化和资源循环,高级厌氧消化将是个“必选项”。
2
高级厌氧消化
助力化石能源替代
作为此次挪威展团的另外一家参展商,傲蔻Orkel是世界顶级的高密度压实裹包设备生产商。公司成立于1949年,曾经设计生产了世界第一台针对松散物料的可移动式、高密度压缩、膜裹包一体设备。
联合国报告指出,全球每年会产生超20亿吨城市固体废弃物,足以覆盖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两倍。但遗憾的是,大多数废弃物都因为打包困难而被露天堆放,从而引发渗滤液污染与有害气体逸散等环境风险。
“垃圾露天堆放会产生渗滤液,容易散发异味,而且还有可能自燃,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更适合将垃圾裹包,集中进行处理。”傲蔻亚洲区销售副总裁Joanne Lee说。
而在中国,当下很多垃圾焚烧发电厂都是“吃不饱”的,这样就需要从异地运输垃圾过来。如果采用传统的打捆设备,由于密度不够,很容易造成泄漏,而且一车能装的垃圾也不多。但如果采用傲蔻的设备对垃圾进行高密度压实裹包,效率就会大大提升。
Joanne Lee介绍说,傲蔻Orkel作为高密度裹包技术的领航者,通过创新设备技术,成功实现了八类高挑战性废弃物(如残余废料、浸渍木材等)的标准化裹包处理,为现代垃圾管理提供全新范式。
凭借70多年的高密度裹包技术经验,傲蔻Orkel工业系列压实裹包机能够广泛应用于从危险废弃物到混合垃圾多种废料,实现高密度压缩裹包,简化存储和物流过程。其配备的智能防故障系统还能够有效降低90%故障率,提升整体作业效率,降低长期运营成本,为用户带来了更稳定、高效的生产体验。
“国内通常使用的是翻包机,它的效率大多是每小时处理7-8吨废物,而我们的设备则可以每小时处理50吨。”Joanne Lee说。
同时,傲蔻Orkel采用的是内外膜全部裹包的方式,裹包比较密实,不会造成泄漏,也不会散发异味。
▼傲蔻Orkel项目现场。受访者供图
正是由于其突出的优势,傲蔻Orkel全世界有很多成功的应用案例。Joanne Lee表示,他们前不久刚刚中标了一个新加坡政府的项目。
与康碧类似,傲蔻Orkel也同样适用于未来的碳中和时代。Joanne Lee表示,中国的水泥产能是世界最大的,约占全球总产能的50%。而现在很多水泥企业也在面临碳中和、碳达峰的压力,这就要求他们采用替代燃料,在化石能源中加入5%的替代燃料。
在这一过程中,傲蔻Orkel的技术就可以发挥作用。使用他们的设备将垃圾裹包,作为替代燃料输送给水泥企业,将有助于其实现化石能源替代。
“现在我们有很多这样的资源,但很难找到下游客户愿意付钱去购买。未来,如果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碳中和的话,我觉得它还是非常有前景的。”Joanne Lee说。
3
结语
除了以上两家企业,这次挪威展团中还包括了Johnsen Chemicals AS、道士康(挪威)有限公司和挪威爱卫水公司等3家公司。
Johnsen Chemicals AS 可以提供一种用于固体燃料的燃烧催化剂,能够在较低氧气水平下完全燃烧,增加燃料热值的利用率,从而减少 CO一氧化碳 的排放。
道士康(挪威)有限公司则是一家物联网/智能水处理产品供应商,可以提供智慧水处理过程监测和控制,有效实现实时控制、早期预警并减少运营成本、药剂投加量以及温室气体排放。
挪威爱卫水公司致力于解决暴雨带来的挑战,他们根据屋顶排水系统的原理创新性地使用这一技术来增强城市管网的排水容量。通过完善管道中空气的排出技术,实现了管道虹吸效应,从而利用较小的管道尺寸极大的提高管道中水的流速和流量。
总体来看,这次挪威展团带来的5家企业,其核心技术都与一个词有关,那就是“碳中和”。
康碧的高级厌氧消化工艺,是污水处理厂实现碳中和的“必选项”。而傲蔻Orkel的垃圾高密度裹包设备,也可以助力水泥企业实现化石能源替代。
确实,由于欧盟的目标是“2050年实现碳中和”,比中国提前了10年,所以这些碳中和技术在欧洲的应用也比中国更早、更领先。
未来20年,中国也将进入碳达峰、碳中和的攻坚阶段,届时这些技术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这就是从2025中国环博会国际展团中,能够看到的中国环保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挪威王国建交70周年,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挪威首相斯特勒就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中挪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两国绿色转型对话机制。
相信未来,中挪双方将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加快绿色转型等方面开展更多合作,拥有这些技术的环保企业也将大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