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S携大都会博物馆、蓝精灵亮相LEC授权展
发布时间:2025-08-02 17:59 浏览量:1
作者:段轻 编辑:努尔哈哈赤
2025全球授权展·上海站(LEC)于上周闭幕,参展的Pacific Licensing Studio(PLS)展台前,品牌咨询区内始终保持着三组以上的深度洽谈队列,并持续吸引着两类关键访客:手持国内市场数据的中国品牌方,以及带着本地化需求的国际IP持有者。
面对这一场景,PLS董事长Brian Lee在人群间隙接受采访时分享道,“PLS本次参展的主题由我本人提出,就是‘出海’。前来咨询的品牌最常问的两个问题是:哪些东南亚出海品类有缺口?如何避免文化认知偏差?这正是PLS能为他们解决的痛点。”
“中国品牌出海东南亚的障碍从来不是缺乏意愿,而是缺少消除信息差的接应体系。”据介绍,PLS七年前就已启动战略部署,以新加坡总部为枢纽,2024年正式设立上海办公室,现如今,全球9个地区的130人业务团队构成了其覆盖东南亚的授权网络。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们已经在对面海等候。”Brian Lee对「雷报」说。
在Brian Lee身后,左侧布置着比利时蓝精灵IP授权商品展陈,右侧陈列大都会博物馆艺术授权专区,还有花花公子、萌芽熊等多个IP的展区分立,这些跨国验证的业务样本,将直接关联至下文解析的战略支撑体系。
PLS:中国×东南亚IP授权的双向资源通道
Pacific Licensing Studio(PLS)构建的双向资源通道,建立在七年市场验证的架构之上。董事长Brian Lee向「雷报」展示了最新部署:以新加坡总部为决策中心,在新加坡、吉隆坡、曼谷、雅加达、马尼拉、胡志明、台北、上海、香港共9个地区设立完整本地化团队,合计130名在地员工,覆盖从渠道销售、市场营销到售后服务,以及财务、法务职能的全链条。
这一架构源于PLS在战略转型时的关键洞察——东南亚市场并非部分人认知内的整体,而是需要拆解为文化独立的单元进行作战。“每个国家有当地的被授权商,当地的文化,当地的消费方式。品牌想要独立出海,很难避免在初期阶段碰壁,PLS能够有效帮助合作方降低试错成本,”Brian Lee特别援引马来西亚团队案例,“当大陆客户计划主推某个IP角色时,我们的团队会提前对马来西亚的历史偏好进行预警,避免因为文化认知不足产生的决策失误。”这种由本地团队实时反哺的纠错机制,目前服务于超30个排队出海的中国IP项目。
PLS承载明确的双向职能:一方面,助力中国品牌走向海外,去年成功帮助约10家本土被授权商进入东南亚市场;另一方面,引入大都会博物馆、蓝精灵等国际IP资源,精准匹配中国市场需求。Brian Lee在采访中强调该模式的本质:“多数IP代理商只做单向管道,但跨境商贸本质是双向河流——我们(PLS)同时疏浚两条河道。”
据透露,PLS还在持续扩充旗下IP矩阵,过去每年都会拿下5-7个品牌代理权。更值得关注的是,区别于传统代理的坐商模式,PLS东南亚团队会定期、主动向本地被授权方推送旗下IP库。这种无竞品供给状态提升了两端效率,中国IP通过PLS对接东南亚品牌及渠道的周期,也较自行谈判的周期大幅缩短。
▲ PLS全品牌矩阵
与此同时,独家持有的蓝精灵,大都会博物馆和Hallmark的中国代理权,构成PLS内向代理业务的核心支点。这两大IP的战略分野,也将在后文深度展开:大都会博物馆通过差异化路径突破传统美术馆边界,蓝精灵则以创新机制驱动经典国际IP的可持续焕新。二者共同验证了PLS模式的适配能力——既能服务殿堂级艺术机构的商业转化,也可持续激活动画IP的跨代际生命力。
大都会博物馆:5000年艺术史的现代“破壁”
在与「雷报」的交流中,大都会博物馆全球授权主管Josh开宗明义地定义了其授权哲学:“大都会博物馆自豪地将授权业务视为分享馆藏精华的机会——我们拥有跨越5000年文明史的150万件艺术品。”
这从根本上区分了其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机构的定位。150万件藏品构成的叙事宝库驱动着产品开发逻辑,RhinoShield手机壳合作便是典例:该品牌将艺术杰作融入3C配件,使艺术通过日用品触达年轻科技消费群体。Josh阐释其战略价值时强调:“这种融合完美平衡了艺术、流行文化与教育,让永恒的艺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纽约城市基因则构成第二重差异化底色。“大都会的授权品牌与纽约城市精神,流行文化及时尚的深度绑定,是其他博物馆无法复制的。”这种独特属性既体现在授权产品对城市符号的调用,也反映在与潮流品牌合作中对当代文化的吸纳。
对Josh而言,商业化与艺术完整性的平衡存在明确优先级,“尊重艺术始终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这直接决定了三重合作门槛:合作伙伴必须是该品类市场的领导者、具备成熟的高品质产品开发能力,且热衷于传递艺术品背后的历史故事。Josh指出此类合作的赋能效应:“与大都会的合作能够赋予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艺术吸引力与设计创新力。”
大都会博物馆的市场实践已形成清晰脉络。现有合作涵盖运动服饰(FILA)、美妆(完美日记)、游戏(和平精英)、快消(星巴克)、生活用品(GERM保温杯)等多个领域。Josh特别提及星巴克案例的市场反响:“最近我们与星巴克在中国合作,将其包装饮料的包装和广告中使用了马蒂斯在大都会收藏中的艺术作品,这些合作已被证明非常受欢迎。”同时,所有项目均通过其中国独家代理PLS落地执行。
后续,大都会博物馆将战略聚焦于生活方式场景的深度渗透,“大都会致力于建立涵盖家居装饰、服装及配饰的全品类授权体系,共同打造具备艺术启发的生活方式。”这种布局呼应了Josh对大都会博物馆授权路径的诠释:“这远远超过了标准的授权交易,而是将艺术与科技融合,让文化与现代实用性联结。”
蓝精灵:经典IP的可持续焕新
在追溯IP本源时,比利时漫画家Peyo的孙子、蓝精灵家族第三代成员Nicolas与「雷报」分享了蓝精灵的创作过程:“每个蓝精灵有不同的性格和职责,他们的诞生都源于真实生活观察。比如厨师负责食物管理,诗人热爱创作,这使蓝精灵世界更像真实社会。我们创造的不仅是一些动画角色,而是传递60年不变的价值观——善良、包容、与自然共生。”
这种家族传承的人文色彩渗透至创作的每一个细节,蓝爸爸的胡子原本设定为黑色,但孩子们反馈白色更符合智慧形象,他们便在1981年动画中永久调整了这一设定。这种对用户感知的尊重,为IP的可持续焕新奠定了底层逻辑。
作为蓝精灵版权方Peyo Company的首席商务官,Fabienne专注于IP的现代商业演化。她提到,为了应对Z世代潮流消费市场的挑战,蓝精灵组建的全球消费品团队正通过每周战略会议驱动IP商业化创新,职能覆盖商品设计、营销传播及外部合作。近期核心举措包括借《魔法蓝精灵》大电影上映与欧美顶尖歌手蕾哈娜开展合作,同步推进与Fenty & Puma品牌的潮流鞋服联名开发等,蓝精灵的经典形象与现代潮流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
商业化布局还需兼顾代际差异。服饰类作为蓝精灵商业合作的核心品类,其设计策略因目标群体分化,面向儿童及青少年的产品线侧重怀旧情感共鸣,例如与Supreme合作表达对复古的致敬,与Emporio Armani合作的童装体现高端精致感。食品领域则延续历史最长授权合作,与德国Haribo软糖的联名合作产品已经持续迭代60年。
游戏合作帮助蓝精灵IP从实体场景延伸到虚拟互动场景。例如,蓝精灵与虚拟世界大型沙盒自建游戏平台《roblox》合作开发蓝精灵虚拟世界,在今年7月还与沙盒游戏《我的世界》开展合作,使IP粉丝在虚拟世界深度体验蓝精灵的生活方式。
蓝精灵的可持续发展承诺也有了新的进展。Fabienne分享道,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大使,蓝精灵始终秉持保护自然、守护家园、相互尊重、和谐共生的理念。联合国选择与蓝精灵合作,源于其传递积极信息的价值观——当人们谈论环保时,往往强调必须采取行动,这种说教方式容易让人产生抵触情绪。而蓝精灵通过传递正面信息,以更积极的方式倡导尊重地球。
因此,蓝精灵团队长期参与各类环保项目。具体案例包括,多年前与印第安纳视频公司合作开展海滩清洁行动;与名为“冲浪者”的非政府组织合作,为儿童设计海洋保护教育工具包;比利时也有企业利用蓝精灵形象开发环保回收袋。这些举措生动诠释了蓝精灵倡导的绿色理念。
在中国市场,蓝精灵即将与上海九段沙生态气候保护基金会展开深度合作,2025年的举措将聚焦社区实践、CSR(企业社会责任)联动、公众科普、主题传播四大方向。其落地路径包括教育渗透,例如开发崇明湿地生物图谱教材,覆盖200所中小学;游戏化传播,通过腾讯视频游戏植入生态任务;以及产品低碳化,推动IP被授权商推出碳中和产品等。
Fabienne坦言:“蓝精灵在中国将化身生态教育协作者,这比单纯的商品销售有更深远的价值。”正是这种人文温度与商业锐度的共生,令蓝精灵IP历久弥新,持续释放潜能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