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的僧侣也会肥胖?

发布时间:2025-08-04 20:23  浏览量:1

2025年07月28日 22:21北京

刚刚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一个僧侣如果只吃素,真的会长得那么胖吗?”

可以看出来,很多人都下意识地将“吃素”与“清瘦”和“健康”划上了等号,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是否长胖,决定因素是能量收支平衡,而不是荤素。

2

多项研究都发现,素食僧侣们更容易出现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问题。

3

饮食三大“劫”和生活方式,共同导致僧侣肥胖。

长胖不取决于荤素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基本的生理学原理:长胖的决定因素是能量的收支平衡,而不是食物的“荤素”属性

僧侣和我们一样,遵循相同的人体规律。

大米白面是素的,植物油是素的,含糖饮料也是素的,但这些食物摄入过量,任何人都会发胖。

“口说无凭”

直接看研究数据

关于亚洲僧侣的健康状况,已有不少研究,其中以泰国的数据最为全面。2016年一项覆盖面较广的研究就已指出,泰国近一半(约48%)的僧侣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1]。

更值得警惕的是代谢综合征的高发病率。

一项针对曼谷地区僧侣的研究显示,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的标准,僧侣血糖异常率已高达16.8%,并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2]。

另外,血脂异常问题也很严重。在一些调查中,高达79.5%的僧侣存在血脂异常[3],同时,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僧侣患有高血压[1]。

这意味着,僧侣们已经不是单纯的胖了,而是集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于一身的疾病状态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泰国僧侣的特例。

另一项针对韩国佛教尼姑的研究,将严格素食的尼姑群体与饮食习惯为杂食的普通女性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严格素食的尼姑群体,体重、体脂率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各项指标显著更高[4]。

很明显,素食本身,并不能保证体重减轻。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吃的究竟是“哪一种素食”。

饮食三大“劫”

如果细究僧侣们的饮食,会发现让他们陷入肥胖困境的,主要有三大“元凶”。

根据一些有关少林寺和尚饮食的报道来说,他们的饮食符合中国一般所说的“清淡饮食”状态,饮食基本上是米粥、稀饭、面条、馒头搭配咸菜、豆腐、几种炒蔬菜等。

1. 精制碳水与添加糖:血糖的过山车

首先要注意,过去的僧侣大多是接受信众的供养,但现在社会变化了,吃饱饭已经不再是难题。

大量的超加工食品,使得僧侣的饮食模式急剧变化。无论是精白米面、含糖饮料还是甜食,都会导致血糖和胰岛素的剧烈波动。

与此同时,寺院内部的主食结构也以精制碳水为主。无论是少林寺饮食中提到的米粥、稀饭、面条、馒头,还是其他寺院常见的白米饭,都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极易转化为脂肪储存。

2. 植物油

素菜要好吃,离不开油。中式烹饪中的炒、炸、红烧,往往需要大量油脂。油脂本身就是高热量。素菜油用多了,热量也是很高的。

更关键的是油的种类。理想膳食中 Omega-6 与 Omega-3 脂肪酸的理想比例应为1:1到 4:1。[5]

但现实是:像僧侣们使用的植物油,很多都是 Omega-6 与 Omega-3 严重失衡的,Omega−6 占比非常高。

比如花生油、葵花籽油、大豆油,它们的 Omega-6 与 Omega-3 脂肪酸比例严重失衡。

·

大豆油:约 8:1

花生油:约 32:1

葵花籽油:约 40:1

这种严重失衡的脂肪酸比例,会在体内催生慢性低度炎症。这种炎症状态,正是加剧胰岛素抵抗、损害血管健康的重要推手。

3. 高钠调味品:风味的代价

汉传佛教戒“五辛”(葱、蒜、韭等),风味来源受限,因此,烹饪时往往更依赖高钠调味品来提鲜。酱油、豆瓣酱、咸菜自不必说,可能导致食物非常咸。

此外,为了追求口感,大量使用“素鸡”、“素鸭”等加工豆制品,也进一步推高了油和盐的摄入。同时,这样的饮食结构还可能导致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油脂少的豆制品还是没事的)。

生活方式:静

饮食之外,僧侣的生活方式是另一个关键因素。

他们日常的静坐、冥想、诵经均属于静态活动,能量消耗极低。即便是在以“武”闻名的少林寺,也并非人人皆是武僧。除了少数需要进行武术表演的僧人,大多数人运动量并没有很高。

当高能量的饮食摄入,遇上极低的能量消耗,能量“正平衡”便成为必然结果,最终以脂肪的形式“功德圆满”。

终极机制:

三大通路,殊途同归

现在,我们可以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了。僧侣们的肥胖,是两大病理机制和生活方式相互作用的恶果

通路一: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模型

高升糖饮食 → 胰岛素长期过度分泌 → 促进脂肪储存并导致胰岛素抵抗。

通路二:炎症模型

高Omega-6脂肪酸和高盐饮食 → 催生慢性低度炎症 → 进一步加剧胰岛素抵抗,损害代谢健康。

通路三:“正能量”模型

能量摄入高+能量消耗低 → 能量“正平衡” → 脂肪储存。

这三大机制狼狈为奸,共同导致僧侣们的“肥胖”后果。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僧侣饮食并非铁板一块。如藏传佛教,因处于高原环境,饮食中会有酥油茶、奶制品,甚至在生存需要时可以食肉。但这更反向证明了,任何饮食模式,都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和能量消耗水平相匹配

结论

还是那个结论——无论你选择何种饮食方式,食物的质量、烹饪的方法、营养的均衡以及能量的平衡才是关键

[1] Thailand's overweight monks are put on a diet: https://www.bbc.com/news/blogs-news-from-elsewhere-35812339

[2] Kwancharoen R, Leewattanapat P, Suraamornkul S. Metabolic Syndrome of Thai Buddhist Monks in Bangkok Metropolitan Temples[J]. Journal of the Medical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2019, 102.

[3] Sirivongs P, Tangjitgamol S, Sornda K, et al. General Health Status of Thai Monks Living in Bangkok Metropolitan Temples[J]. Journal of the Medical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2019, 102.

[4] Lee Y, Krawinkel M. Body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intake of Buddhist vegetarians[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9, 18(2): 265-271.

[5] Simopoulos A P. The importance of the ratio of omega-6/omega-3 essential fatty acids[J].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2002, 56(8): 365-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