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Shua Vintage Store,用古着耍出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5-05-23 11:37  浏览量:2

在成都太古里熙熙攘攘的繁华背后,东糠市街3号院宛如被时光遗忘的角落,这座被称为“古着大杂院”的居民楼,容纳着众多风格迥异的古着店。走进小区,“Shua Vintage Store”的椭圆形店牌率先映入眼帘,紧接着,墙上挂着的90年代迪士尼的米老鼠地毯、整齐排列的90至00年代鸭舌帽,以及一件件褪色的乐队T恤等,最惊艳的当属衣架上那些看着陈旧却质感十足、颜色稀有却款式独一无二的中古卡哈特工装夹克,瞬间将人拽入一场跨越时空的美式复古派对,仿佛能听见来自过去的时尚脉搏在跳动。

“如果要用三个关键词定义Shua Vintage Store的灵魂,会是什么?”

“美式、文化和联系。”主理人Lil rocky的回答简洁有力。

藏于居民楼里的Shua古着商店店里木制柜子上的小玩偶

一场跨越时空的美式复古狂欢

“美式复古不仅是风格,更是一种态度。”

主理人Lil rocky最初只是一位古着爱好者,在逛了成都及其他城市美式古着店后,发现聚焦90-00年代风格的店铺寥寥无几,而自己又恰好钟情这个时期的服饰。加之身高原因,他很难在一些古着店找到适合自己的尺码。直到一次与朋友出国游玩时的交谈,他们一拍即合,在2024年年初开设了这家美式古着店。

店内陈列的服饰以80-00年代的美式风格为主,其中以中古卡哈特为核心品类,共计有百来件。作为西部、动作、公路类型片主角造型的标志性单品之一,同时也是Kanye、Rocky等欧美明星频繁上身的时尚穿搭,无论是主流的底特律和密歇根版型,还是相对小众的连帽夹克、日常百搭的圣达菲夹克,每一件中古卡哈特总有留痕,如好看的落色、多样的图案和精致的刺绣,而经久耐用和日常百搭的特质,更让它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象征工人劳保服的原色棕,Shua中还有许多极品成色,诸如苔藓绿、粘土红以及勃艮第紫等,以及市面上难以见到的绝版款式。不仅如此,可旋转的衣架和柜子上也有李维斯、Lee和威格等美式经典牛仔,微喇牛仔裤的皮革标牌上,仿佛还沾有上世纪末洛杉矶街头的尘土。

每一件单品都经过严格筛选:有品牌背书、有时代印记、有独特的设计语言。主理人随手指着一件拉夫劳伦polo衫介绍道:“比如这件,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美国队穿的衣服。”类似的细节在Shua里随处可见,像各种vintage T恤与美式校园风的运动夹克等,都散发着独属于那个时代的气息。

店内环境展示一些经典的牛仔品牌商品陈列之一

美式复古的包容性让Shua成为多元风格的试验场。主理人用他的当日穿搭诠释这一理念,外套是90年代拉夫劳伦支线Polo Sport的蓝白纹格子衬衣,内搭一件90年代的有苏格兰威士忌主题的vintage白T恤,下身是卡哈特的b73牛仔裤和马丁博士的鞋子,配饰则选择了西太后的珍珠项链。“美式复古不是复刻过去,而是用旧物表达当下的自我。”Lil rocky解释道。这不仅体现在剪裁上,更藏在每一件单品背后跨越年代的文化符号,它融合了牛仔、工装、街头等多种元素,适配不同个性的穿搭需求。

Shua古着的主理人Lil rocky接受商界采访墙上摆放90至00年代为主的鸭舌帽

在选品标准上,主理人坚持三个硬标准,即有品牌、有一定年代或价值且能得到大家认可。例如挑选T恤,必须是带标签、经典底板且市场认可度高的款式。标准之外,也会注入自己的偏好,比如选择卡哈特中颜色特别、更稀有的单品,他期待每一位顾客都能穿出独属于自己的复古态度。

古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的记忆

“古着不是二手衣,而是历史的见证者。”在Shua,每一件衣服都经过清洗、消毒和修复,确保以最佳状态上架。但真正让他们珍贵的,是衣服承载的故事。许多顾客在买衣服时,也会对其历史渊源感到好奇,也许这件衣服是某个品牌昙花一现的限定色款,抑或是它的款式图案与某些乐队、电影等有所关联。阿迪达斯在1998年法国足球杯,推出了一件联名T恤,背面的图案画的是当时的吉祥物福蒂克斯,这款衣服现以展品的形式被裱在墙上。当某件衣服的瑕疵无法修补而不能售卖时,主理人会就会采用这种形式,让它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生命。这些承载着特定年代文化信息的服饰,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1998年法国足球杯的阿迪达斯联名T恤,图案是吉祥物福蒂克斯

古着文化在成都的蓬勃生长,与这座城市的气质不谋而合。“耍”在成都话里是“玩”的意思,店主说这是一种文化感觉,与年轻人的精神态度相契合,他从说唱音乐中汲取灵感,将“耍”的拼音作为店名,LOGO设计采用低饱和度的红黄蓝三色,既具复古感又能代表美式复古。

“成都很包容,滑板青年、说唱爱好者、文艺青年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而古着就像一条纽带,把不同背景的人联结在对旧时光的共同热爱里。”Shua的顾客群体多以20岁至30岁的大学生、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为主,但也不乏60多岁的老年人,甚至还有八九岁的小朋友,这种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年龄。大家能够因热爱古着而聚在一起,互相学习、交流,从而形成良性的社交圈。古着店正在成为城市的记忆存储仓库和新型社交枢纽,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因古着建立联系,分享对服饰和文化的热爱。

店里穿上vintage展示的人台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古着是一种文化的延伸。它不仅是服饰,更是某个时代的缩影,反映着当时的社会风貌、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主理人认为,古着消费中的怀旧情绪并非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对理想生活的投射,是人们对过去年代文化中生活美学的喜爱和追求,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同时,古着也具有环保意义,相比快时尚单品的“即穿即弃”,古着经过时间考验,以循环再生的方式,成为一种绿色时尚单品。

关于古着改造,主理人持有开放态度。他认为如果改造实现“新与旧”的良好结合,给人带来新意,就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只是为了改造而改造,没有提升美观度和接受度,则是对原物的可惜。古着不应局限于传统穿搭,而是应融入现代生活,为人们提供更多选择和搭配可能。

人与物的相遇,心与心的共鸣

“每件古着终会遇到对的人。”这句话在Shua被反复验证。

一位年轻顾客曾在两件衣服间犹豫不决,主理人给出的建议很特别:“T恤日常搭配更多样,而球衣的长度可以改短,但选择什么应该根据你的喜好而定。”再三考虑下,这位顾客最带走了那件球衣,因为热爱是无法将就的一件事。

开古着店是一种热爱,却远没有想象中简单。主理人坦言最大的挑战是找准自身的定位,其中选址、运营、选品都需要花费大量心思,像收支不对等、社区改造影响营业、如何淘选足够优质的货源等问题都曾困扰过他,但只要努力总能找到突破口。社区改造施工期间,主理人着手开展线上业务和优化货品选择。线下,Shua通过“触摸质感”和“面对面聊故事”来建立信任;线上用无滤镜的视频和细致的讲解去传递温度,从衣服的瑕疵、落色到背后的故事、品牌等,他们以最真实的模样去展示实物的状态。

“我们希望顾客记住的不是店铺,而是某件让他心动的衣服。”这种纯粹的态度,让Shua在网红打卡盛行的时代依然保持初心。对于网红打卡趋势,主理人认为这是一种宣传古着的方式,虽然不可避免会带来商业化问题,但只要坚守初心,“用美式复古承载文化,用衣服联结人心”的内核就不会稀释。

“商业与文化的平衡?我没刻意想过,我认为两者本身就是有冲突的。”他希望保留对古着的纯粹热爱,而不是将其视为单纯的商品。除了对商场过高租金的考虑,将Shua开在居民楼里而非商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论证了这句话。

古着,是生活的一场“耍”法

定睛一看,原来还有一只新雇佣的店员猫咪,圆滚滚的它这时正在努力“偷懒”。主理人笑着说,它叫饺子,是一只苏格兰折耳猫,平时负责接待来往的顾客。新成员的加入,让每一位来过Shua的顾客都留下了他们的印记。

店员饺子正在睡觉

“随便看,可以试。”Shua想传递的正是这种轻松自在的生活哲学。在这里,古着不是陈列在玻璃柜里的文物,而是融入日常的穿搭选择;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对理想生活的投射。

正如店主所说:“我们会致力于把优秀的vintage单品带到你的生活里,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记者:林珊红,摄影:贺莹;摄像:杨柔;编辑:张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