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肺癌EGFR三代靶向药双盲临床试验,拉泽替尼比奥希替尼更好?

发布时间:2025-07-10 04:21  浏览量:1

肺癌中 EGFR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很高,针对 EGFR基因突变,我们有很多的靶向药物,其中最常用的就是三代 EGFR靶向药物。很多人都会遇到三代靶向药物的选择问题,到底哪个更好?事实上,三代靶向药物的对比并不能通过单独的临床试验来进行,而是需要一项双盲临床试验,也就是医生和病人都不知道用的什么药物的临床实验,来决定最终的胜负。

最近一个研究发表了这一一种双盲的临床试验,也就是拉泽替尼(Lazertinib)与奥希替尼的双盲临床研究(见下面的图),拉泽替尼是与埃万妥单抗合用的一种靶向药物,在一项针对奥希替尼的临床研究中被证明是有效的,拉泽替尼联合埃万妥单抗超过了奥希替尼。拉泽替尼(Lazatinib)也是全球第3代靶向药物。

本文参考文献刊例示意图

奥希替尼是首次诊断为 EGFR基因突变的 NSCLC(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药物。作为针对 EGFR的第3代靶向药物,其在克服肿瘤细胞耐药性和改善脑转移等问题上有了新的突破。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病人使用了奥希替尼后,会产生明显的 QT间期延长、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其疗效提升空间也有讨论的余地。拉泽替尼是一种全新的 EGFR靶向药物,除可透过血脑屏障外,还可降低“野生型 EGFR”(即对普通 EGFR无明显毒副作用)。所以,研究者们想要进行一次头对头的临床实验,以确定拉泽替尼是否能作为一种不错的靶向药物。

用于临床试验的用药剂量

上图显示了两个研究小组中的药物使用情况,216名参与者接受拉泽替尼,每日用药240毫克剂量,,429名参与者每日接受80毫克奥希替尼治疗。此次临床实验共有1074名参与者,将病人分成3组,第一组病人是拉泽替尼联合埃万妥单抗,第二组病人是单药使用奥希替尼,第三组病人是单药使用拉泽替尼。现在,我们将对2、3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关于拉泽替尼和奥希替尼一线疗法的数据

以上是临床实验结果,我们分别来看。

与奥希替尼相比,拉泽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8.5个月,奥希替尼是16.6个月,与奥希替尼相比,拉泽替尼的PFS时间略长。两个治疗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是83%和8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都是16个月左右。中位总生存时间(OS)虽然都没有达到,但总体生存期曲线却是一致的,这说明两个组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然而,在一些高危的亚组分析研究中,拉泽替尼显示出了些轻微的优势

如果该病人在诊断时发生了脑转移,与使用奥希替尼相比,拉泽替尼和奥希替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6.4和13.0个月;对于伴有TP53共同变异的病人,与使用奥希替尼相比,拉泽替尼和奥希替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4.6个月和12.9个月;如果在病人的血液中检测到 ctDNA,即在血样中检测到 EGFR的突变,与奥希替尼相比,拉泽替尼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8.4个月,与之相比,前者为14.8个月。

让我们回到上面的图,从药品的安全角度来看,拉泽替尼的安全性也稍好一点,副作用如:QT间期延长,血小板减少等发生率低。尽管有轻微的皮疹及麻痒感,但多数是一级或二级。

从整体数据来看,这两种药物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我们无法断定拉泽替尼优于奥希替尼,我们仅能推断出拉泽替尼的治疗效果与奥希替尼相当

拉泽替尼为不同体质、不同疾病状态甚至有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带来了更加个性化的诊疗方案。特别是当埃万妥单抗与拉泽替尼联用时,两药联用具有更好的存活率。

或许,对病人和病人家属而言,最关键的已经不是什么是“最好”的药物,而是什么药物最合适自己。服用药物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更好,生存时间也会更长。

参考文献:

S.-H. Lee, et al., Lazertinib vs Osimertinib in 1L EGFR-Mutant Advanced NSCLC: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Exploratory Analysis from MARIPOSA,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25.